<sup id="s4ss6"></sup>

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智能制造鍛造超級跨海集群工程

來源:南方日報 2022-12-12 10:27中投網 A-A+

   俯瞰伶仃洋,深中通道“臥海長龍”的雄姿已現雛形。中山大橋已合龍、伶仃洋大橋鋼箱梁頂推快速推進、沉管隧道已完成31個管節沉放安裝,“海底長城”合龍在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作為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站在港珠澳大橋的“肩膀”上勇攀新高峰,發力智能制造攻克多項“卡脖子”難題,奮力創造制造強國、交通強國的新高度。

  ●南方日報記者袁佩如李赫

  挑戰世界級制造難題

  超級工程有著超級難度。如“風中穿針、海底繡花”,深中通道一個個外美內優的標志性工程背后,建設團隊絞盡腦汁突破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

  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宋神友看來,核心技術必須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這也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

  “沉管鋼殼每一個管節焊縫長達270公里,為了保證質量,我們聯合施工方建設了我國第一條大型鋼結構智能制造生產線;一個標準管節要澆筑2.92萬方混凝土,沒有合適的自密實混凝土和澆筑設備,我們就自己研制,最終將一節沉管的澆筑時間減少到40天內,且脫空率低于萬分之一點五。在跨海集群工程的技術上,我們已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島隧工程管理部部長張長亮說。

  行船至伶仃洋上,已經建成封頂的伶仃洋大橋主塔猶如定海神針般矗立海上,圖紙正在被建設者們變為現實。

  智能制造理念已融入深中通道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在伶仃洋大橋東主塔的施工現場,工程師以“空中移動工廠”為理念,研制集混凝土智能澆筑與振搗、智能養護、部品調位、自動爬升及實時監控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筑塔機,在200多米的高空施工中實現智能制造,為工程建設提質增效。

  綠色與智能并駕齊驅

  夜幕下,重達2萬噸的世界首制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靜靜地?吭谥楹En^島泊位,它的船體上安裝了聯合精密姿態儀的沉管,就像有了一對“鷹眼”,對海底狀況一目了然。

  截至今年10月,深中通道已累計實現工程建設2000天“零事故、零污染”的目標。

  “深中通道將綠色制造與智能制造并駕齊驅。”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安全環保部副部長黃曉初介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面臨著鋼殼結構新形式、尺寸超寬、浮運距離超長、航道封航時間長等許多新難題,團隊通過精準優化設計,專門打造了“一航津安1”,相比傳統的拖帶方案,單管節浮運安裝可節約燃油80噸以上,拖帶耗時減少20小時以上,減少排放廢氣約100萬立方米,同時可降低船舶碰撞導致燃油泄漏等環保事故風險。

  建設成果得來不易,未來仍需全力以赴。“我們將繼續自主創新、攻堅克難,推進深中通道如期建成通車,力爭取得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的成果突破,進一步鞏固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國際先進行列地位。”宋神友說。

  ■基層聲音

  關鍵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技術的創新突破,向行業新的高峰發起挑戰,貫穿深中通道建設的全過程。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宋神友

  我們將加快構建自主的知識體系、技術體系、成果體系,依托重大工程項目打造世界跨海通道建設的中國標準,推進深中通道如期建成通車,早日實現珠江兩岸人民互聯互通的期盼,為建設一流灣區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安全環保

  張文明

  ■蹲點筆記

  以科技創新為筆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智能制造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廣東系列“超級工程”建設建成,成為高端智能制造的重要試驗場。

  港珠澳大橋創立“大橋標準”,建成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南沙大橋裝上“中國芯”,一跨連通珠江口兩岸;南沙港四期發力自動化,5G無人港口助力大灣區建設……一項項“超級工程”的背后,廣東智能制造的身影躍然如見。

  得嶺南風氣之先,依靠制造業起家的廣東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類別,產業底蘊基礎雄厚,智能制造在南粵大地發展壯大。僅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四市,已有超過1萬家裝備制造企業,構成了全國規模最大、品類最多、產業鏈最完善的裝備產業聚集區域。

  瞄準關鍵核心技術這個“主靶心”,廣東以“超級工程”為牽引,在智能制造上產出了豐碩成果,一系列“大國重器”被應用在更多建設和生產場景,填補了廣東乃至全國市場的空白,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我們堅信,以科技創新為筆,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必能創造更美好未來,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交通強國注入磅礴力量。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相關報告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不卡,黄网站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_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