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防疫政策的變化,繼連花清瘟之后,抗原檢測試劑盒(以下簡稱抗原檢測)又被搶瘋了!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連續跟蹤抗原檢測價格變化,12月6日,抗原檢測還是每人份3.2元,但12月9日,價格已猛漲到每人份10元左右,價格翻了3倍還多,部分網絡渠道甚至還達到了每人份將近15元。同時,深圳藥店中,抗原檢測基本都已處于無貨狀態。
在這樣“瘋搶”的氛圍下,抗原檢測板塊股價同樣出現飆漲。
藥店提前交錢也拿不到貨
“抗原沒有現貨,我們有可能下周一能到一批貨,到時你再打電話過來。”深圳一家藥店工作人員表示。
事實上,從這兩天的藥店情況來看,整個市場抗原檢測需求量驟增導致缺貨,在缺貨的背景下,隨之而來的是價格的猛漲。
12月9日,證券時報記者聯系了深圳多家藥店,發現各家藥店基本都沒有抗原檢測現貨。深圳一藥店工作人員表示:“前段時間,我們是有現貨的,但這兩天買的人太多了,抗原昨日就賣完了。我們找了很多貨源,但都是在排期中,我們已經付了錢,但暫時沒有貨到,一直都在等著。”
而對于前幾天每人份3.2元的價格,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價格是在每人份9元左右,3.2元已經是進貨價都拿不到了。”
證券時報注意到,不僅是普通公眾在搶抗原檢測,一些公司類的大客戶更是直接在掃貨。有藥店工作人員告訴問:“抗原要晚一點才有,我們店的抗原昨日被一家公司全部買光了,因為他們是我們的老顧客,也會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之前賣的價格是每人份10元左右,后期應該會便宜點,我們已經進貨了,但現在貨還沒到。具體價格我們也不敢保證,但肯定不會像其他人那樣亂來,肯定會是一個比較公正的價格。”
上述藥店工作人員還表示,“當前每人份3.2元不要說售價,就是拿貨價格都不止了,F在外面都在炒作,我們店之前連花清瘟是30元左右一盒,但現在很多地方都賣到100多元。我現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抗原檢測的貨,因為訂了貨單一直沒送到。”
不僅是線下渠道,線上渠道抗原檢測也基本處于無貨或高價狀態。12月6日,證券時報記者發現當時線上渠道的抗原檢測試劑盒供應非常充足,多人份的平均價格低至每人份3.2元,還可以“順豐包郵”、“現貨速發、量大價優”。
但在12月9日,證券時報發現,在電商平臺上,“每人份3.2元”,“現貨速發、量大價優”等字眼全部消失,隨之而來的是無貨、30天內發貨,價格也翻了幾倍,有的每人份價格甚至達到了近15元。
多地監管出手,嚴打炒作
近期,部分涉疫物資尤其是如連花清瘟、布洛芬以及抗原檢測等價格連連飆升,國家和地方的市場監管也在陸續出手或發布告誡書。
12月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哄抬連花清瘟藥品價格進行核查處理,初步發現涉嫌哄抬價格的線上藥房,已轉相關省份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
同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涉疫物資價格和競爭秩序提醒告誡書以及“九不得”,即不得違反明碼標價規定、不得哄抬價格、不得價格欺詐、不得串通漲價、不得價格歧視、不得虛假宣傳、不得仿冒混淆、不得商業詆毀。
不僅是國家層面,全國多地也在嚴打哄抬涉疫物資價格。12月7日,深圳市場監管部門表示:“目前我們已在全市32個藥店設立價格監測點,每天對連花清瘟、板藍根、感冒靈等藥品售價進行密切監測;也對各零售藥店加大檢查力度,密切關注大家的投訴舉報,包括網絡反映的問題。”
12月7日,浙江金華也發布了涉疫醫療藥品及用品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并稱最高罰款500萬元。
抗原檢測股飆升
近期,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的通知》,針對有自主抗原檢測需求人員、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大型企業、工地、大學等)以及居家或養老機構中的老年人進行自主、規范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進行指導。
這一系列變化帶來的是抗原檢測愈發受到公眾重視。隨著抗原檢測遭到瘋搶,相關概念股也是漲瘋了,新冠抗原檢測指數單日漲幅高達5.03%。
部分熱門的抗原概念股如九安醫療、明德生物紛紛漲停。
對此,中泰證券指出,國內抗原檢測試劑產能目前較為緊張,預計抗原檢測試劑需求有望短期內迎來爆發,并在中長期內穩定提升,建議關注抗原檢測試劑國產頭部企業。
華泰證券也表示,新冠抗原自測產品具備使用便捷、檢測快速等優點,能夠實現“快篩快檢”,是疫情防控篩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國內人口基數較大且自測剛需人員較多(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居家老年人及養老機構中的老年人等),疊加抗原自測試劑價格相對較低且購買相對便捷(藥店、線上等渠道)等因素,抗原檢測在國內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有望逐漸提升,建議關注板塊潛在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