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堅持大抓改革開放、大抓營商環境、大抓市場主體、大抓創新發展,招商引資屢獲新突破、對外開放再創新格局。
在11月的南博會上,曲靖簽約項目25個,協議投資額770.23億元,占全省集中簽約項目協議投資額的20%左右。據曲靖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偉祥介紹,本次南博會簽約項目有幾大亮點:一是產業關聯度高。大部分簽約項目符合曲靖打造“3+6+2”現代產業體系定位。二是單個項目投資額度大。本次南博會簽約項目100億元以上項目2個、50億元-100億元項目3個、10億元-50億元項目6個。三是項目來源范圍廣。本次南博會簽約項目大部分來源于環渤海、長三角、泛珠三角地區。這些成果體現了曲靖與目標區域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與重點區域的合作成效進一步凸顯。優異成績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精準招商,是常抓不懈的營商環境,更是久久為功的對外開放。
強化精準招商 按下招大引強“快進鍵”
近年來,曲靖市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手段、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的理念,加壓加力加速做好招商引資各項工作,促進要素資源快速聚集、優強企業快速落戶、優質項目快速落地、市場主體快速增加。
為了促成新能源材料企業德方納米項目落地,2018年曲靖經開區主要領導率招商團隊先后7次赴深圳對接洽談。德方納米董事長孔令涌是曲靖人,被家鄉這種熱情和專業服務打動,抱著“回饋家鄉和試試看”的想法,通過考察調研后在曲靖經開區投資7.5億元落地了第一個項目——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在城邊高速公路附近的項目用地原來是一片荒山,曲靖經開區僅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搬遷和平整。正是這種真誠貼心高效的服務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讓德方納米從1個項目變成了13個系列項目,超過300億元投資。
與此同時,曲靖市聚焦重點產業全鏈條和關鍵環節精準招商,引進了晶澳三期、陽光能源三期、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電池、紅太陽生命健康產業園、綠色高端制造產業聯盟等項目,形成了以產業鏈龍頭為主體的產業集群,綠色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產業加速發展,精細化工向下游延伸并快步進軍第4個千億級產業,“世界光伏之都”初具雛形、中國重要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云南省重要的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加速形成。
李偉祥說,抓住龍頭企業的招商往往會帶動一批上游、中游、下游企業的集聚,自從引入德方納米等企業后,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遠景能源紛紛與德方納米積極研討合作事宜,實現了顯著的產業鏈經濟拉動效應。
做優服務保障 建設全國一流營商環境
“一方熱土”能不能“熱”,靠的是紛至沓來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熱”,則要靠親商安商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就是軟實力、生產力,是一個地方有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客商最看重的要素之一。
本著“利企便民”核心理念,曲靖市堅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先發力、帶好頭、爭上游”,全力打造全新政務服務樣板:聚焦政務服務“廣度”,延伸服務觸角,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等窗口,推進村級代辦服務,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已代辦39.33萬件。聚焦政務服務“速度”,創新推出“碼上掃,方便辦”服務,推廣應用“一部手機辦事通”,提升網辦能力,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8.56%,全程網辦率達84.09%。聚焦政務服務“溫度”,提升服務質效,為投資項目提供無償代辦服務,實施“容缺審批”,探索“先建后驗”,推行“聯合預審”,大幅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全市代辦投資項目229個,受理代辦事項1165項,投資概算1252.26億元。同時,積極推進“跨域辦”,建立“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網上專區、實體專窗,150項事項實現“跨省通辦”,667項事項實現“省內通辦”。
今年2月,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和20萬噸磷酸鐵項目落地沾益區,這是繼德方納米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前驅體項目、德方納米年產2萬噸補鋰劑項目之后,第三個入駐沾益區的新能源電池材料類項目。為促成這三個項目落地,沾益區從項目洽談階段開始,就為企業提供貼心的“店小二”“媽媽式”服務。
堅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圍繞建設“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工作目標,曲靖市啟動實施營商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全面落實投資項目代辦制度、企業聯系人制度、涉企檢查報審制度“三項制度”,全力提高審批服務效率,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強化營商環境監督評價,打造了服務企業的“曲靖品牌”。
李偉祥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牢固樹牢“大招商”工作意識,堅持“項目為王、項目落地為王”,圍繞省委省政府賦予曲靖的“四個定位”,推動“3+6+2”現代產業布局,采取市招商委主任、市招商委副主任、市招商委辦、行業招商組、縣(市、區)“五級調度”機制,確保簽約項目早落地、早達產、早見效。同時,將聚焦精準招商,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確保年度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加快對外開放 全市利用外資突破4000萬美元
曲靖作為云南省第二大經濟體,是西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是云南其他州市與祖國腹地連接的“重要樞紐”和“必經之地”。曲靖經濟要發展,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
2020年11月曲靖海關正式開關運行,大幅縮減了企業的報關費,提升了出口業務量。從事鋁合金汽車輪轂制造的富源今飛公司出口金額從2018年的8萬美元躍升至2021年的1450萬美元。
2022年6月,中老鐵路(富源—萬象)國際貨運列車首發,開創了“一票結算、一箱到底”全鏈條跨境“門到門、零中轉”物流新模式,開拓了本地企業深度融入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新渠道,為曲靖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滇東門戶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曲靖市正搶抓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帶來的新機遇,充分發揮內聯外通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持續打造吸引外資新高地,外資利用駛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全市利用外資突破4000萬美元,提前超額完成利用外資目標任務。
1-10月,全市省外國內到位資金1444.2億元,同比增長36.2%,完成全年目標任務86.6%;全市實際利用外資4097萬美元,同比增長769.9%,已完成省下達全年目標任務的120.5%,完成市下達目標的27.5%。
今年9月18日,曲靖獲評中國投資熱點城市;9月27日,國務院通報表揚了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曲靖市聚焦產業鏈延伸全力打造產業集群列入全國被表揚的60項典型經驗名單。
不沿邊、不沿海的曲靖市,正在以更高更廣的視野、“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目標,積極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長江經濟帶、滇中城市經濟圈等建設,圍繞打造“先進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和云南副中心城市”四大目標定位,加快產業鏈精準招商步伐,以高水平開放助推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