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了解到,我省日前出臺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旨在推動“十四五”期間我省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新材料領域提質擴量增效。
單個項目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
根據若干政策,我省將按年度制定新材料研發攻關產業化清單,采取“定績效目標”“對號入座”方式實施重大研發攻關產業化項目。根據任務清單、績效目標完成程度、成果形式等情況,按照研發費用和設備投入最高2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省級最高補助500萬元。其中,獎勵項目科研團隊的比例不低于50%。支持符合條件的新材料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省外整體遷移至我省的有效期內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繼續有效。
制定“雙招雙引”目錄清單
我省將制定并動態更新新材料產業“雙招雙引”招引目錄清單。支持各市因地制宜補鏈延鏈強鏈,重點招引新材料領域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專精特新企業及高層次人才團隊等,各市可綜合考慮項目投資、畝均效益、帶動就業、創新成果等因素給予獎補。
支持新材料企業實施設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依據《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10%給予獎勵,最高500萬元。開展新材料企業“專精特新”認定,對培育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每戶獎勵100萬元。
每年新增新材料上市企業1家左右
我省將建立新材料企業“白名單”,依托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向銀行機構推送對接,對首次對接不成功的企業,通過輪換機制重新分配銀行機構。支持金融機構對“白名單”內企業開展“貸投批量聯動”試點。推動優質新材料企業上市掛牌。對照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及北交所上市條件,建立新材料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甄選優質新材料企業開展梯度培育和精準對接,力爭2026年入庫企業達到50家以上,每年新增新材料上市企業1家左右、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左右。
對新材料企業成功發行債券融資用于制造業、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領域的,按其發債金額給予分段貼息:5億元及以下的,按實際利率的10%貼息;5億元至10億元的,按實際利率的5%貼息;10億元以上的,按實際利率的3%貼息。單戶企業每年最高貼息300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3年。
績效目標偏離的項目資金可能收回
政策提出,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配套和供需高效對接,利用羚羊工業互聯網等,打造線上永續對接平臺。定期舉辦線下專項撮合對接。積極推進新材料領域相關產品、工藝等標準制修訂,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強化新材料領域相關標準的推廣實施,鼓勵企業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抓緊組織實施。嚴格落實財政資金績效管理規定,加強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發現績效目標偏離、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項目,應嚴格管理、認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資金一律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