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海市公共關系協會作為主辦方之一,在位于上海陸家嘴的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了 “雙碳”戰略與綠色發展——2022年上海公共關系國際論壇。
上海市公共關系協會成立于1986年11月,是中國第一家公共關系的協會組織。會議間隙,上海市公共關系協會(下稱“協會”)會長沙海林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他表示,協會將充分發揮公共關系在城市建設中的軟實力,集聚社會各類資源和力量,助力上海打造“雙碳”與綠色發展開放平臺作出新貢獻。
上海證券報:2022年上海公共關系國際論壇聚焦“雙碳”戰略與綠色發展這個主題,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沙海林:“雙碳”戰略是大家普遍關注的話題。協會作為一個社會團體,首先要服務國家戰略,同時也要服務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我們的初衷就是要讓公眾認識到“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題確定后,社會反響熱烈: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大力支持,來自德、法、英等國的專家學者以及方方面面的企業、機構積極參與。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收獲,整體來看,我們以公關視角,推動“雙碳”由專業走向公眾;以綜合平臺,推動“雙碳”向交叉整合發展;以開放心態,推動“雙碳”戰略的全球化思維。
上海證券報:今年的大會有何亮點?
沙海林:2022上海公共關系國際論壇是一場面向全球的智者盛會,在“雙碳”戰略與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中國與國際社會需要共話合作愿景,齊繪合作藍圖。大會有如下亮點:
第一,線上線下相結合。過去一般是線下會議,此次主論壇在線下舉行,三個分論壇在線上直播,線上觀看的人數預計會更多。
第二,主論壇與分論壇相結合。三個分論壇從不同側面,比方說有的論壇聚焦新能源,有的論壇聚焦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
第三,更加國際化。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外嘉賓各抒己見。
上海證券報:國家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此您有什么建議?協會將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沙海林:我們要在思想上對國家“雙碳”戰略高度重視,要有深刻的理解和前瞻性思考,最重要的是要有務實的精神,通過與國際社會合作,真正把“雙碳”戰略和綠色發展落到實處。
目前,中國還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我們既要注意減排,又要解決發展問題,難度非常大,所以要加強國際合作。
其中,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作用、紐帶作用、平臺作用、窗口作用,高度集聚社會各類資源和力量。同時,協會還將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兩年多來,“雙碳”戰略無論是理論研究、科技創新,還是綠色金融、市場交易,無論是路徑研討、指標評價,還是產業調整、結構變革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接下來更要讓公眾了解、支持、參與到“雙碳”戰略中來,同時打破部門、學科等分割的局面,由專業到公眾,由專門到綜合,而公關組織是傳播推廣、平臺整合的有效角色。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已率先并一定會繼續發揮排頭兵和先行者的引領作用,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環保、低碳城市、生態文明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同時,上海也會繼續發揮自身的國際對話優勢,凸顯公共關系在城市建設中的軟實力,著重發揮服務大局的核心功能,為不斷總結經驗做法、提供科學實施路徑、打造“雙碳”與綠色發展開放平臺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