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能源集團積極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堅定履行“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布局、優化能源結構”使命,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保障省內電煤供應作為首要任務,努力克服資源獲取難、運力協調難、儲備數量大、價格波動大等困難和不利因素,提前完成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階段所應承擔的可調度煤炭儲備任務。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山東能源集團累計供應電煤1320萬噸,電煤合同兌現率高達100.78%,以實際行動彰顯國企擔當。
責無旁貸多點發力挑重擔
山東是耗煤大省,每年調入煤量3億噸左右,預計2022年全年調入煤炭總量2.7億噸左右。尤其當前正值北方供暖關鍵時期,保障全省取暖用煤約需要煤炭3200萬噸。
但受一系列因素影響,電煤與動力煤市場價格倒掛,區域煤炭市場供應較往年呈偏緊趨勢,完成備冬儲煤任務難度持續提升。
作為山東省屬大型骨干企業、山東省內最大煤炭企業,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表示,堅決扛起“保障全省能源安全、優化能源布局、優化能源結構”重任,當好全省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軍,責無旁貸擔起保障山東省煤炭供應安全責任。
山東能源集團充分發揮保供專班職能,把電煤保供列入重點督辦事項,分解任務、量化指標、嚴格考核,加大督導調度力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生產條件較好、生產能力有保障的重點煤礦在核定生產能力范圍內盡可能釋放產能,增加電煤有效可供資源量,嚴格督導各項措施落實落地。同時,加強與電廠溝通,按照先急后緩做好電煤裝卸發運工作。
山東能源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個別電廠個別時段出現電煤庫存告急的情況,山東能源集團及時調整發運結構,對告急電廠精準發運。對個別省外來煤占比較高的電廠,根據接卸實際情況,合理調整發運時間,打好裝卸時間差,進一步提高電煤裝卸效率,努力減少極端天氣對電煤運輸的影響,保障電煤供應量。截至12月4日,山東能源集團累計供應電煤1335.48萬噸,電煤合同兌現率高達100.68%,超額完成了山東省下達的電煤供應任務。
高質高效筑牢保供“蓄水池”
由煤炭企業代表政府落實煤炭儲備任務,這是自2021年以來省政府給予山東能源集團的任務。
在近年煤炭價格一路飆升、均價達到1500元/噸的背景下,購買500萬噸就要占壓資金75億元。面對龐大的資金占用壓力,山東能源集團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表示,增加煤炭現貨儲備,既可以防范運輸不及時帶來的煤炭危機,避免因天氣等特殊情況造成的“缺煤”,又可以降低煤炭市場波動和煤炭價格波動風險。
“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儲備能力進一步成為煤炭庫存的‘調節器’,可根據供需動態調整。”山東能源集團煤炭儲備公司總經理袁勇表示,除了調控供應和存量,煤炭儲備還可以加強或縮短市場聯動效應。他說,當庫存在發電廠的可用天數少于15天時,坑口的價格可能很快就會在供大于求時上漲。有了儲備能力,相當于中間多了一個環節,價格傳導相對滯后,避免了煤炭價格的劇烈波動。
山東能源集團專門成立了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和增儲保供工作領導小組,努力克服保生產和保儲備雙重壓力,主動轉變思路、未雨綢繆,將應急性保障任務轉變為常態化儲備工作。同時,基于對市場的研判和各類風險預控,確定了“先省內自產,后市場采購”的儲備原則,做到“宜購則購、宜內則內”,正確有效處理煤炭儲備和資源供應的關系,堅決優先保障煤炭儲備,最大限度維護了戰略長協客戶關系和生產經營穩定。
在儲備能力建設上,山東能源集團加大力度建設儲煤基地,筑牢煤炭保供“蓄水池”。
10月底,山東能源集團魯西煤炭儲配基地二期工程竣工;乜偨浝韰驱埲榻B,魯西基地在已經關井閉坑的煤礦基礎上建設,總投資13.8億元。隨著二期工程竣工,基地已達到120萬噸煤炭儲備能力,可滿足周邊電廠3個月發電用煤需求。截至12月5日,基地已累計接卸煤炭近40萬噸。未來,這一基地將形成500萬噸煤炭儲備能力,成為山東省最大的煤炭儲配基地。
山東能源集團規劃發展部數據顯示,集團已基本建成460萬噸煤炭儲備能力,另有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一期、濟三泗河口港儲配煤基地4個項目的儲煤設施主體工程完成60%至70%,年底前將再建成120萬噸煤炭儲備能力。到今年年底,山東能源集團將建成靜態儲備能力1290萬噸。
穩內擴外完成增儲任務
在山東能源旗下位于陜西榆林的金雞灘煤礦,黑亮的煤炭被卡車運輸到附近火車站,準備發往位于山東肥城的魯西煤炭儲配基地。
將省外煤礦生產的煤炭調入山東省內儲備,是山東能源增儲保供的措施之一。山東能源營貿公司金雞灘營銷科科長陳景國介紹,集團積極協調、開辟了外煤入魯通道,由此打開了增儲保供的新通道。迎峰度冬期間,金雞灘煤礦每月要確保完成25萬噸由省外調入省內的增儲任務。
目前,山東能源已開辟3條外煤入魯鐵路專線,落實日均3.5列省外礦井資源入魯鐵路運力,并通過水路、汽運等方式,每月最高可實現50萬噸調入增儲量。
同時,10月份以來全國疫情多點散發,面對困難,山東能源集團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統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及時調整生產策略,做到省外擴產增能、省內優化生產布局,科學排定生產計劃,精準調度礦井產量,有序推動停產礦井復工復產,有效保持了礦井生產的穩定,為山東省內煤炭資源有序入儲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們將繼續主動扛牢國企擔當,切實履行好‘保障全省能源安全’使命任務,努力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成效轉化為保障電煤供應和推動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工作的動力,為保障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作新貢獻、再立新功。”李偉說。